高考结束了,很多家长和学生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紧绷许久的神经终于可以放松了。 有的高考家庭又有了新的焦虑,毕竟从高中到大学要两步走,完成高考只是跨出了第一步,填报志愿也是很重要的一步,事关孩子今后的发展。 也有人会说,分数没下来怎么填报志愿啊? 分数是报志愿的重要基础,但是也是时候为志愿好好考虑了,省得到时候急得焦头烂额。
报志愿的最高境界就是不浪费自己的分数,不管学什么专业,不管到哪里去上学,能上一本不上二本,能上重点不去一般高校。很多专家讲报考志愿的技巧,基本指导思想说白了就是————保证每一分都用在刀刃上,绝不浪费。
一、五大必懂关键词 分数线 即省控分数线,也叫志愿填报资格线,是指省(市)教育考试院根据招生计划总数按照1**%的比例而划定的具有志愿填报资格的最低控制分数。 其特点: (1)上线才有填报的资格,一般分批次划线,不同批次有不同的控制线; (2)这个控制分数线以上的人数多于录取人数的**%,必然有**%的考生落选; (3)达不到这一控制分数线,无法填报得了。
投档线 投档线也叫提档线,是指省(市)教育考试院按照每所招生院校的招生计划的5%-**%的比例所划定的投递学生档案的最低控制分数。 其特点: (1)达到投档线方能被投档(含压线); (2)投档未必录取,因为还要看单科成绩、体检条件、专业报考人数的多少等; (3)是否填报服从专业调剂,当所报6个专业志愿都不满足录取条件时,填报服从则可以被调剂到其他专业录取。
投档比例 即投档人数与实际录取人数(招生计划数)之比。为了便于高校择优选拔录取,往往投档人数多于实际录取人数。 其特点: (1)平行志愿的投档比例一般为105%,即多余出5%; (2)少数院校投档比例较高,分别为10%、15%、**%,极个别高达130%、150%; (3)投档比例与录取概率成反比,即投档比例越高录取风险越高,投档比例越小录取风险越小。
招生计划 所谓招生计划,就是院校准备招收学生的人数。由院校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报请国家教育部审批备案,方可具有法律效力。一般每年5月底统一下达当年招生计划并向社会公布。高校招生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根据招生计划,结合成绩排序和考生志愿,进行“一个计划对应录取一名考生”的过程。 招生计划分为两种类型: (1)来源计划,就是按照省份分配、下达的招生专业及人数,又称分省计划;(2)预留计划,包括单独招生计划、自主招生计划以及少量的机动计划,录取时调剂之用。
级差分 级差分是指投档后在专业录取时,当第一志愿专业没有录取,后面的志愿专业要提高一定的分数录取,也就是从该考生总成绩里减掉一定的分数后,在按照分数进行排队从高到底进行录取。 其特点: (1)一般级差分为4-3-2-1或3-2-1-0或5-3-1-0; (2)第一专业志愿很重要,如果录取不了,后面的专业录取风险越来越大; (3)尽量选择不实行“级差分”的院校报考。实行级差分制的院校约占40%,我们怎么知道某院校有没有级差分,《招生简章》里有明确规定。
二、志愿填报四维度 分数
专业
专业决定一个人的发展方向,不一定决定人的职业,但是会直接影响职业的选择。在求职时,面试官通常会问及所学专业,有的专业毕业即失业。
小编在人才市场上曾见到过一个硕士毕业生投了好几份简历都被残忍拒绝,理由是不合适,到底是什么专业呢?我瞄了一眼:考古学。。。这个专业在社会上太冷门了。但也不是说要盲目填报热门专业,说实在地,学校的专业很多都有一定的滞后性,社会有什么大的潮流学校就会相应开设一门专业,比如说某个高校开设了一个“小龙虾”专业,且录取后不可以转专业,难道大学毕业后都去养殖小龙虾吗?还有的专业受大环境影响,比如欧美国家抵制和经济危机等,今年很有前景,明年萧条了,后年又鼎盛了。 所以在选择专业时一定要适合学生的兴趣、性格和能力,还要结合发展前景,选择孩子喜欢的至少是不排斥的专业才是最好。
院校
考生可根据个人实际重点考虑相应批次的学校。学校会决定一个人发展的深度和广度,决定与谁同行。好的学校,师资力量比较雄厚,硬件设施也比较完善,你的同学未来可能也都是各界翘楚,这都是你的未来人脉资源。好的大学教学条件好,未来考研究生更容易。
其实每一个同学进入大学的时候都怀着努力学习的心态,一二三本都有好学生,也都有特别努力勤奋的人,但为什么走着走着就会消失一大半呢?其实就是《精进》里的这几句话“对自己的标准会不由自主的降低以适应这个环境,减少自身与环境的冲突,在一个低标准下,自觉‘满意’的度过每一天。”
那么非名校的,还没什么荣光的学生该怎么办?《新东方精神》里有一句话:“你要用牛人的标准要求自己,不断的走到牛人当中去,拉近和牛人之间的距离。当你觉得自己能够成为他们中的一员的时候,你才能成为了真正的牛人。”
地域
有人这么说,你的分数能上一所一线城市的二三流大学,就不要选择一所二三线城市的一流大学。虽然有点偏激,但也不无道理。选择了北京的高校,你选择的绝不仅仅是这所学校,而是北京这座大学。”一座城市才是你这四年青春岁月的成长平台,而非一座孤零零的大学。(责任编辑:haoxuee) 学友请微信搜索好学网,或加公众号 haoxueecom 获取更多学习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