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吕思勉《魏晋南北朝史》
(1)根据材料,概括孝文帝庙号改革的内容。(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孝文帝推行庙号改革的意义。(7分)
46.【历史——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15分)
材料
1895年,严复说:“秦以来之为君,正所谓大盗窃国者。国谁窃?转相窃之于民而已……斯民也,固斯天下之真主也。”“西洋之言治者曰:国者,斯民之公产也;王侯将相者,通国之公仆隶也。”他认为,开民智是今日一大要政。
**05年,严复在与孙中山交谈中说:“以中国民品之劣,民智之卑,害之除于甲者将见于乙,泯于丙者将发之于丁。为今之计,惟急从教育上着手,庶几逐渐更新乎!”
**15年,袁世凯为复辟帝制,组建筹安会,严复参与其中。同时他认为:“吾固知中国民智卑卑,号为民主,而专制之政不得不阴行其中,但政体改变,已四年矣。袁公既有其实,何必再居其名。”
——摘编自《严复集》
(1)根据材料,概括严复关于“民智”的认识。(5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在不同历史时期严复的“民智”主张。(10分)
47.【历史——选秀3:**世纪的战争和和平】(15分)
材料
**81年,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国会演说中提出了“十四点”计划。其主要内容包括:公开外交订立和平条约、公海航行自由、贸易平等、民族自决、裁减军费、公正处理殖民地争议。建立国际联盟等。《泰晤士报》评论其“似乎没有考虑到形势的某些严峻现实”。尽管交战双方接受“十四点”为停战基础。但是实力依然强大的殖民大国英法只是口头赞同。“十四点”计划的实施严重受阻。
——摘编自杨生茂《美国外交政策史1775—**89》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威尔逊提出“十四点”计划的背景。(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威尔逊“十四点”计划严重受阻的原因。学.科网(7分)
48.【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蔡元培在德国留学期间,发现德国大学校长和各科学长都是每年更迭一次,由教授会公选。**16年底他被任命为北京大学校长。此前的北大,校长独揽大权,一切校务都由校长与学监主任、庶务主任等少数几个人办理,连各科学长也无权与闻其事。蔡元培接任校长后,设立评议会作为全校的最高“立法”机构,凡大学“立法”均须评议会通过;同时,它又是全校最高权力机构,凡重要事项经评议会审核通过才能付诸执行。评议会由评议员组成,校长是当然的议长,评议员包括各科学长、主任教员和各科教授。此后,蔡元培又组织选举产生各学科教授会,规划各学科的教学工作。他聘请教员不拘一格,不问思想流派,只问学问能力。****年3月,《东方杂志》载文称蔡元培“使数年来无声无臭生机殆尽之北京大学挺然特出,褒然独立……学风丕振,声誉日隆”。
——据周天度《蔡元培传》
(1) 根据材料,指出蔡元培在北京大学推行校务改革的原因。(4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况北京大学校务改革的特点,并评价蔡元培的贡献。(11分)
**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课标卷3)
地理部分答案
选择题
1.D 2.C 3.B 4.A 5.C
6.D 7.B 8.C 9.D 10.B 11.B
非选择题
36.(1)气温高,湿度大(降水多),生物量大,在沼泽形成大量腐殖质。(4分)地处平原,地势低平,河流流速慢,多沼泽,泥沙沉积。(4分)
(2)人口稀少,跨河运输需求量小;(2分)水网稠密,水运便利;(2分)河面宽,水量大,修路搭桥成本高,技术难度大,(2分)对雨林环境破坏大。(2分)
(3)赞同理由:热带雨林旅游资源独特,具有全球吸引力;(2分)学科.网旅游开发与营运成本低,经济效益好;(2分)增加当地就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等。(2分)
不赞同理由:对热带雨林环境造成破坏,产生污染;(2分)对当地居民生活、文化等带来冲击;(2分)来自自然的威胁(疾病、野生动物袭击等)较大。(2分)
(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给分,但本小题不得超过6分。)
37.(1)与煤炭相比,风能为清洁能源、学科.网可再生能源;(3分)
与谁能相比,开发风能不产生库区淹没等问题。(3分)
(2)有风:风能资源丰富(有“世界风库”之称),年大风日数多(近70天)。(3分)
有地:可供建设风电场的土地广阔(充足)或戈壁(难利用土地)广布,地形平坦。(3分)
(3)当地(经济落后,人口稀少)电能需求少;(2分)离东部(用户)较远(需长距离输电);(2分)当地基础设施(如电网等)不足;(2分)建设成本高(投资大),当地资金不足。(2分)
(4)风电极不稳定,配建热电站等可以调节、控制,以使电网输电平稳(当风力减弱时以热电站补充电量,当风力强劲时减少热电站发电量)。(4分)
42.答:原因:附近杭州、宁波、绍兴等城市经济发达,居民收入高,区域交通便利;(4分)与周边城市相比,该地附近多低山丘陵,夏季气温相对较低,自然环境较优越,适宜避暑;(3分)品牌影响不大,难以吸引省外游客。(3分)
43.答:分布特征:北部(三区)水旱灾害发生年份相对较多,南部(两区)水旱灾害发生年份相对较少。(4分)原因:(北部(三区)和南部(两区)基本上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分属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北部(三区)属温带季风气候(半湿润区),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较大,易发生水旱灾害;(3分)南部(两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湿润区),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较小,水旱灾害发生频率也较低。(3分)
44.答:原因:过度捕捞;河湖湿地减少;水体污染。(6分)
(其他合理答案的酌情评分)
措施:禁止过度捕捞,规定休渔期;保护湿地;学科&网治理河流污染;人工孵化、放养鱼苗等。(4分)
(答出一项得2分,答出两项即可得满分。其他合理答案酌情评分)
文综 历史部分
第Ⅰ卷
24.B25.B26.C27.A 28.C29.D30.D 31.A32.D 33.A34.D35.A
第Ⅱ卷
40.(1)共同目的:救济弱势群体;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政权认同。(6分)相同:政府主导;设置救济机构;立法保障;因类而异。(8分)不同:英国的救济对有劳动能力的贫民带有惩戒性质;中国救济制度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
(2)从单纯的救济发展成为公民的社会权利,得到立法和制度上的保证;福利种类众多;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7分)
41.评分要求:所提取信息明确清晰,必须源自材料;(3分)学科.网论据准确,史实引用合理,围绕所提取的信息; (6分)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3分)
示例:集中于沿海地区。沿海地区已有众多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交通相对便利、经济相对发展;自开商埠,可分洋人之利,且可利用便利条件,促进地区发展,并抵御外侵。
45.(1)确立新的原则,不再尊奉部落首领;确立北魏创立者拓跋珪的地位;突破礼制,为自己虚设一庙;将庙号改革与爵位改革结合。(8分)
(2)宣示北魏政权将抛弃草原传统,全面融入中原;表明改革决心;削弱鲜卑族的政治军事特权,减少改革阻力。(7分)(责任编辑:haoxuee)
学友请微信搜索好学网,或加公众号 haoxueecom 获取更多学习资讯!
|